东体:没主帅也不该不踢热身赛,为了U22放弃国足是本末倒置
发布时间:2025.10.15
10月15日,资深媒体人沈雷在《东方体育日报》撰文指出,国足主动放弃两个月国际比赛窗口期的决策实属短视之举。
核心论点
当第二个国际比赛窗口期悄然关闭,中国男足再次陷入集体隐身状态。更令人忧虑的是,空悬近四个月的帅位仍未确定最终人选,这种双重停滞折射出管理决策的深层困境。
选帅进程的迟滞早有预兆。从足协高层到执行层面的系统性重组,客观上需要经历专业能力重构期。而前主帅遗留的系列案件,更使得决策层在选人时陷入过度谨慎的怪圈。但需要明确的是,足协并非唯一决策主体,即便流程正常推进,完整选帅周期也难以压缩。
但帅位空缺绝不应成为国家队建设停滞的理由。无论是启用代理主帅过渡,还是组建老带新的混合编队,都有多种可行方案维持队伍基本运转。
每年仅有的六个国际比赛窗口期,约12场正式比赛,构成球员成长的黄金通道,这是任何国内联赛都无法替代的实战平台。历史教训殷鉴不远——2022世预赛与2024亚洲杯期间,多位年近30的国脚国际比赛经历不足十场,这种经验断层直接转化为赛场上的实力差距。当年因特殊原因错失的成长机遇,如今在无外部阻碍的情况下,不应再人为制造发展障碍。
针对"无帅不集训"的论调,实则经不起推敲。中国球员选材范围有限,不同教练的选人差异主要集中于个别位置,整体框架已然明确。通过国家队集训建立战术默契,这种团队化学反应即便教练更迭仍能发挥基础作用。
至于"优先保障U22"的提议,更显战略短视。
U22国家队的核心任务是U23亚洲杯与亚运会,但这两项赛事在足球发展格局中地位有限。即便取得佳绩,也不过是遮羞布式的安慰奖。即便考虑2028奥运资格赛,亚洲仅有的两个名额竞争激烈,以当前实力争夺成功概率极低。且奥运足球本质上仍是边缘赛事,为次要目标牺牲国家队建设,实属战略误判。青年才俊固然重要,但用国家队发展机遇换取低级别赛事成绩,无异于舍本逐末。
相关资讯
-
U21球员出场时间占比最少的10个联赛:中日韩在列,沙特上榜
2025-10-18 14:05:29
-
葡媒:恒大旧将杰克逊-马丁内斯有望加盟葡萄牙第四级别球队
2025-10-18 11:03:59
-
创造新历史,广西平果呗侬女足提前一轮锁定2025女甲冠军
2025-10-18 06:29:03
-
王霜:再获亚姐提名很荣幸,若能在偶像C罗效力的地方获奖就更高兴了
2025-10-16 09:26:05
-
官方:CCTV5、央视频、人民日报客户端将直播两场苏超半决赛
2025-10-16 08:17:58
-
东体:没主帅也不该不踢热身赛,为了U22放弃国足是本末倒置
2025-10-15 11:51:17
-
亚泰官方:玄智健、贺一然结束U23国足集训,今日回长春备战
2025-10-15 08:23:10
-
塞蒂恩告白国安:在中国最好的球队度过九个月是无与伦比的
2025-10-14 00:35:31
-
中超官方第24轮最佳评选:卡扎伊什维利领衔,刘若钒入选
2025-10-13 15:08:15